评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评建动态>> 学院动态>> 正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题宣传】工程训练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理念 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  :  2024年10月20日     阅读  :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建于2006年,其前身为工程实训中心,隶属于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2013年中心搬迁至科学城校区,2021年更名为工程训练中心,随后电工电子实验室划入中心。成立以来,工程训练中心坚持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宗旨,主动适应多层次、多功能、个性化、开放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持续优化教学资源,健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程训练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为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基础。

一、立德树人,夯实基础

工程训练中心目前开展的课程主要以金属加工工艺实习为主体,部分课内实验、开放实验、校选课程以及劳动教育为辅。开设工种有车工、铸造、电焊及特种焊、钳工、铣磨、加工中心、材料成型、电子技术、陶艺、木艺、铁艺等17门实践类课程,面向8个学院31个专业4000余名学生,年学时数达到16万。

建立了通识课程库,其中新开《大学生趣味电子制作》《电工电子通识技能实践》《3D打印技术与工程创新实践》课程3门,本学期共38个班级,学生较以往增长7.6倍。建立了开放实验项目库,成功立项13项。连续2年开展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文创作品设计制作大赛,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库。


表1 工程训练中心开设课程情况

序号

课程名称

学院

相关专业

班级数量

学时

学生人数

总教学人时数

1

金属加工工艺实习

机电、交运、航运、材料、航空

交越、设控、材料类、国机械、电气、汽服、 轮越、交运、菁英

24

64

727

46528

机械类、机越、飞制、飞动、船舶、轮机

27

96

769

73824

2

3D打印综合创新综合实验

全校

全校

3

32

89

2848

3

电工与电子技术B

航运、土木、材料、交运、河海

船电、菁英、材料、安全、茅路、茅桥、隧越、隧道、桥梁、道路、港越、水利、水越、力学等

53

8

1696

13568

4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

交运、机电、航空、航运

汽服、机越、设控、机械类、飞动、轮机、轮越、飞制等

22

32

638

20416

5

船舶无线电基础

航运

航越、航海

4

8

136

1088

6

电子技术基础

航运

船电

4

8

116

928

7

数字电子技术A实验

机电

电气

3

8

102

816

8

电路原理B

机电

电气

3

16

102

1632

合计

143

-

4375

161648


2 工程训练中心通识课程库

序号

课程名称

1

大学生素质训练-陶艺

2

大学生素质训练-木艺

3

大学生素质训练-铁艺

4

大学生素质训练-家装布线

5

3D打印技术与工程创新实践

6

电工电子通识技能实践

7

大学生趣味电子制作

8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新开)

9

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新开)

10

万用表的制作(新开)


表3 工程训练中心劳动教育课程库

序号

课程名称

1

家装布线工艺制作

2

传统陶艺现代化艺术设计

3

庭院布局艺术——现代铁艺实用制作技艺

4

新时代鲁班精神熏陶——现代木艺制作

5

焊工与创新加工工艺

6

数控车床与编程

7

钳工

8

3D打印

9

激光加工技术

10

先进制造加工与编程


 

二、实践育人,创新改革

以一流课程“双万计划”为引领,谋划《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和《电工电子工艺实习》2门“一流课程”品牌建设,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获得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重庆交通大学实验实践课程提升计划项目2项(重点1项)以及校级教材立项2项,获得重庆交通大学微课比赛三等奖2项;骨干教师分别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得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教学研究项目立项。《金属加工工艺实习》获得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立项以及2023年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立项,《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获2024年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立项。

中心积极组织申报项目制教学改革项目,核心课程《金属加工工艺实习B》成功立项。为进一步落实推进教学改革,召开了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确定了《金属加工工艺实习B》课程以全国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实践大赛“智能搬运小车”为项目场景,通过与电工电子和控制技术学科相结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布局,使课程的传统机加工领域拓展延伸至传感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领域,并针对项目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2022级机越班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工电子综合实践》结合“实验实践课程提升计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具体思路和措施。


三、构建体系,人人成长

建立多层次训练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建设电工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课程,逐步构建以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和电工电子工艺实习为核心的课程架构,建立基础认知实践、基本技能实践、工程综合训练和工程创新训练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以全受众、全方位,全过程为主要参与形式的训练教学机制,保证学生大学四年实践课程不断线。

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更新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基础认知实践包括训练主要包括基础工艺认知、先进制造技术认知、智能制造技术认知等;基本技能实践包括金属工艺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工程综合训练包括实践特色选修课、参加各级科技制作竞赛等;工程创新训练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项目、创新特色选修课、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等。四个层次从通识到专业、从基础到综合创新、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建立分层次、多目标、多形式、系统化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中心现主要包括电工电子实验以及工程实训中心两部分,其中实训中心包括钳工实训区、车床实训区、铸造实训区、电焊实训区、数控加工实训区等9大实训区。中心实验室总使用面积约4500 m2,大小实训设备有500多台套。其中包括电工电子实验台10套,普通车床40台、数字车床12台、三轴加工中心4台、四轴加工中心1台、3D打印机15台,教学用计算机40台,还有铸造、线切割、刨床、磨床设备和工具,总设备价值达900余万元。近年来新增3D打印实验室1个,工业机器人机电装调理实一体化创新实验室1个。可新增基础认知、综合训练、创新训练等实践项目30余个。

为改变我校部分专业毕业实习长期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切实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市属高校率先创新开展“毕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精心组织航运、机电、交运三个学院约900名本科生到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开展集中毕业实习。帮助762名学生获得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6个工种职业证书,大幅提升了我校集中毕业实习比例和在校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经验做法在市属高校形成了示范推广,工作成效受到上级表彰肯定。